联系我们
0760-88303610
0760-88303620
首页 公司简介 服务项目 政策法规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欢迎访问京洲联信维德(中山)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网站     欢迎光临
网站公告
    欢迎光临京洲联信维德(中山)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我们将竭诚为你服务!
 
 
下载中心
更多
   
友情连接
广东省注册税务师协会
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
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中山市税务局
更多
   
视频播放
  最新消息
 
 
 《税收信息》2010年第6期(总104期)
发布时间:2010/7/23
 


                                              税收信息

                                       2010年第6期        目  录           总104期

一、广东省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若干条款处理意见的通知
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
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有关问题的通知

四、中山市地方税务局关于重新明确我市房地产作价投资入股涉税事项审核工作的通知
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 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六、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
八、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开具工作的通知    

九、中山市地方税务局转发关于法院代执行经济纠纷赔偿款开具发票问题的批复的通知
        相链文件: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法院代执行经济纠纷赔偿款开具发票问题的批复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明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
                        若干条款处理意见的通知
                              2010-6-8  粤国税函〔2010〕386号
  现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若干条款处理意见的通知》(国税函〔2010〕139号)转发给你们,结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认定办法》),省国税局补充明确如下,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主管税务机关应加强对纳税人的政策宣传和纳税服务工作,在认定审批过程中应加快审批速度,新办企业在办理税务登记时可同时填写《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申请表》,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
  二、主管税务机关必须对符合《认定办法》第四条规定条件,且注册资金在80万元(含80万元)以下的商贸批发企业进行实地查验。其它符合《认定办法》第四条规定条件申请认定一般纳税人的企业是否需要进行实地查验,由各地级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实地查验应按照《认定办法》第九条的程序进行,查验内容包括是否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是否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查验报告以《广东省税收管理员实地调查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见附表)的形式制作。
  三、《认定办法》第四条第(二)款所称“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是指在销售和购进货物时能根据合法、有效的凭证核算增值税应纳税额;所称“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 是指能按规定使用发票,如实填报并按规定保管各类增值税纳税申报资料以及会计核算凭证和账表等。
  四、纳税人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暂不纳入防伪税控系统管理,是否安装增值税电子申报软件管理系统由各地级市国税局确定。
  五、全文废止以下9份文件:《广东省税务人员违反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法规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粤税联发〔1994〕026号)、《关于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问题的通知》(粤国税发〔1994〕030号)、《关于加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征收管理问题的通知》(粤国税发〔1994〕037号)、《关于检发〈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验证办法〉的通知》(粤国税发〔1995〕107号)、《广东省国家税务局 关于税务人员严格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若干规定》(粤国税发〔1995〕122号)、《关于成品油零售加油站征收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国税函〔2003〕487号)、《关于按规定对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认定标准的纳税人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国税函〔2006〕10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国税函〔2007〕38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粤国税发〔2009〕176号)。
  七、废止以下7份文件的部分条款:《关于印发广东省国税系统流转税管理部门执法责任报告制度的通知》(粤国税发〔2000〕126号)第一条第(一)款第3项;《关于精简行政审批权限有关事项的通知》(粤国税发〔2002〕234号)第一条第1项;《关于印发〈广东省国家税务局纳税人识别号编码规则〉的通知》(粤国税办函〔2006〕21号)中《广东省国家税务局纳税人识别号编码规则》第二条第(一)款;《关于推广应用总局综合征管软件若干税收业务处理问题(之二)的通知》(粤国税函〔2006〕208号)第一条第(五)款;《关于推广应用总局综合征管软件若干税收业务处理问题(之七)的通知》(粤国税函〔2006〕376号)第一条第(一)、第(二)、第(四)、第(五)款;《关于明确增值税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粤国税发〔2006〕121号)第一条;《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国税函〔2009〕39号)省国税局转发意见。

附件:  广东省税收管理员实地调查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
 
                                 
                                                                     

编者按: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函[2010]139号)通知见我所2010年第5期《税收信息》。 


                                                                               摘自《广东省国家税务局》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
                                  2010-6-22   财税[2010]57号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下列商品的出口退税:
  1. 部分钢材;
  2. 部分有色金属加工材;
  3. 银粉;
  4. 酒精、玉米淀粉;
  5. 部分农药、医药、化工产品;
  6. 部分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玻璃及制品。
  取消出口退税的具体商品名称和商品编码见附件。
  具体执行时间,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海关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
   
  附件: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清单(略) 
             
    
                                                                      摘自《国家税务总局网》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0-5-28   国税函[2010]249号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来,各项配套政策陆续明确,有效保证了企业正确及时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和汇算清缴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目前仍有个别企业所得税政策没有明确,造成一些企业无法在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内准确申报、及时缴纳企业所得税款。为切实做好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现就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因2010年5月31日后出台的个别企业所得税政策,涉及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调整、需要补(退)企业所得税款的少数纳税人,可以在2010年12月31日前自行到税务机关补正申报企业所得税,相应所补企业所得税款不予加收滞纳金。
  二、各地税务机关对个别企业所得税政策出台、需要补正申报2009年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应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间要求及时受理补正申报,补退企业所得税款。
  三、各地税务机关要认真做好其他企业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缴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79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10]148号)有关规定,及时办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事项,切实提高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质量。
  四、本通知仅适用于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摘自《国家税务总局网》
                                                                                                        


                             中山市地方税务局
  关于重新明确我市房地产作价投资入股涉税事项审核工作的通知

                            2010-6-28   中山地税发〔2010〕111号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房地产作价投资入股行为涉税事项的审核与管理,根据现行房地产交易相关税收政策和工商部门的工作流程,现将有关事项重新明确如下:
   一、纳税人符合以房地产作价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条件,且能够提供经工商部门确认的企业章程的,在办理房地产权属过户手续时不作销售处理,不征收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堤围防护费及个人所得税(房地产原产权人为个人的),但应征收印花税;企业所得税(房地产原产权人为企业的)、土地增值税分别按以下原则征收:
   (一)企业以房地产作价投资入股,应在投资交易发生时,将其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和投资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并应在投资交易发生的当期确认应纳税所得。
   (二)企业或个人以房地产作价投资入股,凡所投资企业从事房地产开发的,或者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其建造的商品房进行投资的,应照章征收土地增值税;上述以外的其他房地产投资作价入股行为则可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
   二、纳税人符合以房地产作价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条件,但不能提供经工商部门确认的企业章程的,在办理房地产权属过户手续时,应先视同销售行为征收相关税费,待取得工商部门确认的企业章程后,纳税人再凭相关资料到房地产座落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过户时已缴纳的有关税费(不退还按规定应征的土地增值税)。纳税人房地产座落在南区的,应到城区税务分局申请退还。
   三、纳税人不符合以房地产作价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条件的,在办理房地产权属过户手续时,应视同销售行为征收相关税费。
   四、对属于上述第一点情况的,纳税人在申请办理房地产权属过户手续时,应向我市房地产交易登记管理部门提供由房地产座落地主管税务机关和房地产原产权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分别加具审核意见的《房地产作价投资入股涉税事项审核表》(见附件),同时附经工商部门确认的企业章

程。房地产原产权人所在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应及时对该纳税人作价投资入股事项作备案处理,并注意跟进该项应纳税所得是否已于当期确认。对房地产原产权人非我市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征管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或经房地产座落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审核不符合以房地产作价投资入股条件的,房地产原产权人所在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无需在《房地产作价投资入股涉税事项审核表》上加具意见。
   五、对属于上述第二、三点情况的,纳税人应按一般房地产销售行为到我市房地产交易登记管理部门办理有关过户手续。
   六、房地产原产权人是本市以外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征管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且无外来税收管理证明的,应就地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房地产原产权人为我市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征管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其在办理房地产过户时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查账计征企业可凭该纳税凭证在年度汇算清缴时作为预缴税款;核定征收企业可凭该纳税凭证在年度汇算清缴时作为已缴税款。
   七、原《关于加强房地产投资入股涉税事项审核工作的通知》(中山地税发[2006]52号)停止执行。
请遵照执行。


附件:房地产作价入股涉税事项审核表 



注:一、本表一式四份,审核完毕后一份交房地产交易登记管理部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房地产座落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房地产原产权人所在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房地产原产权人各留存一份。
二、房地产原产权人报送本审核表时,必须同时附报经工商部门确认的作价投资入股企业章程;如不能提供经工商部门确认的作价投资入股企业章程,应按一般房地产销售行为到我市房地产交易登记管理部门办理有关过户手续,无需提交本表。
三、本表中给出选择方框的项目,必须在对应选项中打“√”,未打“√”或选项互相矛盾或涂改过的无效。
四、以下情况之一的,房地产原产权人所在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无需加具意见:
1、房地产原产权人不是本市地方税务机关负责管辖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
2、经房地产座落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审核,不符合以房地产作价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条件,在办理房地产权过户手续时应作销售处理。
五、房地产原产权人是本市以外的地方税务机关负责管辖的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又无外来税收管理证明的,应就地按核定征收办法征收企业所得税。 

                                                    

                                                                 摘自《中山市地方税务局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 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

                        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0-6-12   国税函[2010]256号

现就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从其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自2009年1月1日起,纳税人购进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内的专用设备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在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48号)第二条规定进行税额抵免时,如增值税进项税额允许抵扣,其专用设备投资额不再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如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其专用设备投资额应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税合计金额。企业购买专用设备取得普通发票的,其专用设备投资额为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 


                                                                        摘自《国家税务总局网》



编者按: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8)48号通知第二条:
二、专用设备投资额,是指购买专用设备发票价税合计价格,但不包括按有关规定退还的增值税税款以及设备运费、安装和调试等费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
          《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

                        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2010-6-21   国税函[2010]290号
《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已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9]124号)发布实施。现就执行本《办法》补充通知如下:
  一、《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国家税务局或地方税务局包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各级税务机关。
  二、按照《办法》第九条第一款第(三)项或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应由纳税人提交的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包括税收协定缔约对方主管当局以下列方式之一出具的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一)按照国税发[2009]124号文附件1第27栏或附件2第25栏的要求填写的相关内容;
  (二)单独出具的专用证明。
  三、非居民按《办法》第九条第二款或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可以免于提交已经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的资料,限于该非居民向同一主管税务机关已经提交的资料。非居民需要向不同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审批申请或备案报告的,应分别向不同主管税务机关提交相关资料。
  四、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根据《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于申报相关纳税义务之前进行享受协定待遇备案的,在填写《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备案报告表》时,第20栏“收入额或应纳税所得额”和第21栏“减免税额”暂按合同约定数或预计数填写;待按国内法规定申报该已备案的纳税义务时,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再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执行情况报告表》(见附件3),报告已备案的税收协定待遇实际执行情况。
  五、《办法》第十三条针对第十一条规定的采用扣缴形式的备案类所得,不包括按照国内税收法律规定实行源泉扣缴,且根据《办法》第七条规定属于审批类的所得。
  扣缴义务人在执行需要备案的税收协定待遇时,无论纳税人是否已经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相关资料,均应按《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完成备案程序。纳税人拒绝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相关资料的,扣缴义务人不得执行相关税收协定待遇。
  六、《办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工作时限”是指《办法》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时限,即按《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处理上报情况的各级税务机关均应自收到上报情况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决定,并直接或逐级通知有权审批的税务机关,或者完成再上报程序。
  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的安排〉有关条文解释和执行问题的通知》(国税函[1998]381号)第二条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

区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安排〉有关条文解释和执行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7]403号)第三条第(三)项规定,是依据国家税务总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税务局通过相互协商形成的有关执行税收安排的协议做出的规定。根据《办法》第四十四条,该两项规定与《办法》有不同的,应按该两项规定执行。
  八、国税发[2009]124号文附件1、附件2和附件5的填表说明中涉及的所得类型及代号统一修改为:营业利润—7;股息—10;利息—11;特许权使用费—12;财产收益—13;独立个人劳务所得—14;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15;艺术家或运动员所得—17;退休金—18;支付给学生的教育或培训经费—20;其他所得—21。修改后的表样见附件1、附件2和附件3。
  九、国税发〔2009〕124号文附件2第26栏中“主管税务机关或其授权人印章或签字”修改为“接受税务机关或其授权人印章或签字”。“接受税务机关”指按照《办法》第七条规定接受非居民审批申请的主管税务机关或有权审批的税务机关(见附件2)。
  十、国税发[2009]124号文附件3第15至21栏中“最近一年”指申请人取得所得前的一年。
  十一、国税发[2009]124号文附件5《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审批执行情况报告表》和附件6《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汇总表(按国别)》,分别由本通知所附的《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执行情况报告表》(附件3)和《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执行情况汇总表》(附件4)替代。
  十二、按《办法》规定应该填报的报表均应一式两份,一份由填报人留存,一份报送相关税务机关。
  十三、请各地将本地区执行税收协定的情况进行年度汇总,填报有关汇总表,并于次年三月底前报税务总局。
 附件:1.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备案报告表(略)
        2.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审批申请表(略)
        3.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执行情况报告表(略)
        4.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汇总表(略) 
    
                                                                                摘自《国家税务总局网》

编者按:非居民纳税人享受税收协定(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签署的税收安排)条款规定的税收协定待遇包括:1、税收协定股息条款;2、税收协定利息条款;3、税收协定特许权使用费条款;4、税收协定财产收益条款。由于《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124号通知)印发篇幅较长,本信息未刊载,如需要请在网上查阅。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
                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

                                           2010-5-31   国税发[2010]54号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为强化税收征管,充分发挥税收在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认真做好高收入者应税收入的管理和监控
  各地税务机关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个人所得税管理的工作思路,夯实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基础。
  (一)摸清本地区高收入者的税源分布状况
  各地要认真开展个人所得税税源摸底工作,结合本地区经济总体水平、产业发展趋势和居民收入来源特点,重点监控高收入者相对集中的行业和高收入者相对集中的人群,摸清高收入行业的收入分配规律,掌握高收入人群的主要所得来源,建立高收入者所得来源信息库,完善税收征管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
  (二)全面推进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管理
  1.要认真贯彻落实税务总局关于推进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的部署和要求,并将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管理纳入税务机关工作考核体系。税务总局将不定期进行抽查、考评和通报相关情况。
  2.要督促扣缴义务人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七条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5]205号)的规定,实行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扣缴义务人已经实行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的,主管税务机关要促使其提高申报质量,特别是要求其如实申报支付工薪所得以外的其他所得(如劳务报酬所得等)、非本单位员工的支付信息和未达到费用扣除标准的支付信息。
  扣缴义务人未依法实行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的,主管税务机关应按照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罚。
  (三)加强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管理
  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是纳税人的法定义务,是加强高收入者征管的重要措施。各地税务机关要健全自行纳税申报制度,优化申报流程,将自行纳税申报作为日常征管工作,实行常态化管理。通过对高收入者税源分布状况的掌握、扣缴义务人明细申报信息的审核比对,以及加强与工商、房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证券机构等部门的协作和信息共享,进一步促进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要注重提高自行纳税申报数据质量。采取切实措施,促使纳税人申报其不同形式的所有来源所得,不断提高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未扣缴税款或扣缴不足的,要督促纳税人补缴税款;纳税人应申报未申报、申报不实少缴税款的,要按照税收征管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积极推广应用个人所得税信息管理系统
  没有推广应用个人所得税信息管理系统和推广面较小的地区,省级税务机关要加大工作力度,按照税务总局工作部署和要求,确保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推广到所有实行明细申报的扣缴义务人。已经全面推广应用个人所得税信息管理系统的地区,要按照要求,尽快将个人所得税明细数据向税务总局集中。
  二、切实加强高收入者主要所得项目的征收管理
  (一)加强财产转让所得征收管理。
  1.加强限售股转让所得征收管理。要加强与证券机构的联系,主动掌握本地区上市公司和即将上市公司的股东构成情况,做好限售股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工作。
  2.加强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所得征收管理。要继续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合作,探索建立自然人股权变更登记的税收前置措施或以其他方式及时获取股权转让信息。对平价或低价转让的,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通知》(国税函[2009]285号)的规定,依法核定计税依据。
  3.加强房屋转让所得征收管理。要切实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转让房屋有关税收征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7]33号)等相关文件规定,继续做好房屋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工作。
  4.加强拍卖所得征收管理。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了解拍卖相关信息,严格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和规范个人取得拍卖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7]38号)的规定,督促拍卖单位依法扣缴个人所得税。
  (二)加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收管理
  1.加强股息、红利所得征收管理。重点加强股份有限公司分配股息、红利时的扣缴税款管理,对在境外上市公司分配股息红利,要严格执行现行有关征免个人所得税的规定。加强企业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管理,对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除股票溢价发行外的其他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的,要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依据现行政策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2.加强利息所得征收管理。要通过查阅财务报表相关科目、资产盘查等方式,调查自然人、企业及其他组织向自然人借款及支付利息情况,对其利息所得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3.加强个人从法人企业列支消费性支出和从投资企业借款的管理。对投资者本人、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的相应所得,要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规定,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三)加强规模较大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管理
  1.加强建账管理。主管税务机关应督促纳税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设置账簿。对不能设置账簿的,应按照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通知》(财税[2000]91号)等有关规定,核定其应税所得率。税务师、会计师、律师、资产评估和房地产估价等鉴证类中介机构不得实行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
  2.加强非法人企业注销登记管理。企业投资者在注销工商登记之前,应向主管税务机关结清有关税务事宜,未纳税所得应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3.加强个人消费支出与非法人企业生产经营支出管理。对企业资金用于投资者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消费性和财产性支出的部分,应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等有关规定,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四)加强劳务报酬所得征收管理和工资、薪金所得比对管理
  各地税务机关要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及时获取相关劳务报酬支付信息,切实加强对各类劳务报酬,特别是一些报酬支付较高项目(如演艺、演讲、咨询、理财、专兼职培训等)的个人所得税管理,督促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扣缴义务。
  对高收入行业的企业,要汇总全员全额明细申报数据中工资、薪金所得总额,与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工资费用支出总额比对,规范企业如实申报和扣缴个人所得税。
  (五)加强外籍个人取得所得的征收管理
  要积极与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协调配合,掌握外籍人员出入境时间及相关信息,为实施税收管理和离境清税等提供依据;积极与银行及外汇管理部门协调配合,加强对外支付税务证明管理,把住资金转移关口。各级国税局、地税局要密切配合,建立外籍个人管理档案,掌握不同国家外派人员的薪酬标准,重点加强来源于中国境内、由境外机构支付所得的管理。
  三、扎实开展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纳税评估和专项检查
  各地税务机关要将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纳税评估作为日常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数据、自行纳税申报数据和从外部门获取的信息,科学设定评估指标,创新评估方法,建立高收入者纳税评估体系。对纳税评估发现的疑点,要进行跟踪核实、约谈和调查,督促纳税人自行补正申报、补缴税款。发现纳税人有税收违法行为嫌疑的,要及时移交税务稽查部门立案检查。
  稽查部门要将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检查列入税收专项检查范围,认真部署落实。在检查中,要特别关注高收入者的非劳动所得是否缴纳税款和符合条件的高收入者是否办理自行纳税申报。对逃避纳税、应申报未申报、申报不实等情形,要严格按照税收征管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对典型案例,要通过媒体予以曝光。
  四、不断改进纳税服务,引导高收入者依法诚信纳税
  各地税务机关在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同时,要切实做好纳税服务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对高收入者开展个人所得税法宣传和政策辅导,引导高收入者主动申报、依法纳税,形成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要推进“网上税务局”建设,建立多元化的申报方式,为纳税人包括高收入者提供多渠道、便捷化的申报纳税服务;要积极了解纳税人的涉税诉求,拓展咨询渠道,提高咨询回复质量和效率;要做好为纳税人开具完税证明和纳税人的收入、纳税信息保密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摘自《国家税务总局网》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进一步做好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开具工作的通知
 
                                         2010-6-28   国税发[2010]63号
 
 为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现就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以下简称完税凭证)开具及相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对完税凭证开具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由税务机关直接向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告知其纳税情况,是贯彻落实“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要求的具体体现,是优化纳税服务的客观需要,更是进一步推动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提升个人所得税征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举措,也为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奠定基础。各级税务机关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明确目标、全力推进、多措并举、逐步到位”的基本原则,以强化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为契机,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坚定不移地推进完税凭证的开具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满足纳税人税收知情权的诉求。
  二、工作目标和要求
  工作目标:按照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方向和优化纳税服务的要求,通过多种方式,保证纳税人能够方便、快捷、准确知晓个人所得税纳税情况,保护其知情权。保证税务机关能归集和掌握个人收入和纳税信息,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具体要求是:
  (一)税务机关直接征收税款的(如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自行纳税申报纳税的)、纳税人申请开具完税凭证的,税务机关应当为纳税人开具通用完税证或缴款书、完税证明。
  (二)凡是扣缴义务人已经实行扣缴明细申报,且具备条件的地区,2010年应当向纳税人告知个人所得税纳税情况,具体方式如下:
  1.直接为纳税人开具《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以下简称《完税证明》)。
  《完税证明》为一联式凭证,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制定,式样附后(见附件1;完税证明开具示例见附件2与附件3)。《完税证明》比照《税收转账专用完税证》,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票证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8]32号)的规定严格管理。
  自2010年8月1日起,凡向个人纳税人开具的完税证明,统一按此格式开具,原《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行税务机关向扣缴义务人实行明细申报后的纳税人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的通知》(国税发[2005]8号)文件规定的证明样式停止使用。
  2.通过税务网站,由纳税人网络查询、打印纳税情况,并告知纳税人开具完税证明的方法和途径。
  3.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告知纳税人纳税情况(如每半年或一年向纳税人发送短信一次),并告
知纳税人到税务机关开具完税证明的方法和途径。
  4.其他方式。各地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确定告知纳税人纳税情况的方式。
 (三)扣缴义务人未实行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和实行明细申报但不具备开具条件的地区,应积极创造条件,推广应用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扩大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覆盖面,尽快实现直接为纳税人开具完税证明。同时,要做好本地的宣传解释工作,说明不能直接开具完税证明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纳税人的税收知情权。
  (四)督促扣缴义务人履行告知义务。一方面,要督促扣缴义务人在发放工资扣缴个人所得税后,在工资单上注明个人已扣缴税款的金额。另一方面,纳税人要求扣缴义务人开具代扣、代收税款凭证的,扣缴义务人必须开具。
  前款所称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包括完税证、缴款书、代扣代收税款凭证,以及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三、发布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索取指引
  各地应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1个月内,结合本地实际,发布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的索取指引,向纳税人告知如下事项(不限于):
  (一)明确告知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的种类。
  (二)具体说明纳税人在不同情形下,应取得完税凭证的种类。
  (三)详尽描述开具不同完税凭证的时间、地点、流程及附送资料,保证纳税人按照索取指引,即可获取完税凭证。
  四、协同配合做好完税凭证开具工作
  各级税务机关要按照国税发〔2005〕8号文件和本通知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完税凭证的开具工作。各部门之间要明确职责、密切配合,所得税部门要积极推广应用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全面实行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推进为纳税人直接开具完税证明的基础工作。收入规划核算部门要协助做好完税证明开具的具体工作,研究完善代扣代收税款凭证开具工作。纳税服务部门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让纳税人知晓获取完税证明和纳税信息的渠道。征管科技部门和电子税务管理部门要配合加快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加大自然人数据库归集数据工作力度,提高数据质量,为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和开具完税证明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式样(略)
        2.年终为纳税人开具全年纳税情况的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示例(略)
        3.日常为纳税人开具的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示例(略)
                                                                            摘自《国家税务总局网》


                      中山市地方税务局
转发关于法院代执行经济纠纷赔偿款开具发票问题的批复的通知

                              2010-7-1   中山地税函〔2010〕74号
   现将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法院代执行经济纠纷赔偿款开具发票问题的批复》(粤地税函〔2010〕371号)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
       关于法院代执行经济纠纷赔偿款开具发票问题的批复

                              2010-6-28  粤地税函〔2010〕371号
   你局《关于法院代执行经济纠纷赔偿款开具发票问题的请示》(东地税发〔2010〕78号)悉,现批复如下:
   一、经济实体发生经济纠纷,经法院判决得到赔偿,由法院代为负责执行,并要求收款方开具发票的,由收款方开具发票给支付方(被执行人)。
   二、法院代为执行的经济纠纷涉及营业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均应使用地方税收发票。地方税收发票的使用范围不应涉及增值税应税劳务。

                                                          

                                                                                摘自《中山市地方税务局网》

 

下载2010-6.doc

 
 
 
 

首页 | 公司简介 | 服务项目 |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地址:中山市中山四路库充翠盈街115号 邮编:528400
电话:0760-88303610 88303620 传真:0760-88884659
粤ICP备06091138 网站建设中山华商